郁榕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煙雨紅塵小說網m.dyyx2020.com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最快更新狩宋 !
渤海,不算是有水軍,不僅是遼軍不重視,漢軍也不重視,最關鍵的一個原因就是樓船也好,海船也好,除非如南漢那樣,造船資源多得不知道該怎么花,不然是不具備遠航能力。就算是漁船和商船上面,也總還有一兩百人,這一兩百人吃喝拉撒,都是需要物資來供給。
航海技術的落后,讓海運的成本高昂,安全上還不如陸路運輸。而用來作戰的戰船動輒上千人,甚至上萬人。奚常從東布洲到遼東,花的時間是第一艦隊的一倍,中間還補給了數次。才勉強到達遼東。當然,他的艦船只有第一艦隊的三分之二,還都是小船,可是帶上的人口卻和第一艦隊一樣多,而且都是壯勞力,小孩子和女人很少。
同樣的道理,渤海遼和漢的水軍只能作為近岸支援力量。兩邊都沒有發展水軍的意愿。遼國是認為不需要,而北漢現在處于守勢,攻守態勢沒有改變的之前,水軍沒有急迫。
所以閔平江踩著十六艘戰艦掃過錦州和萊州時候,在義軍重重圍困之下的苦苦支撐遼軍徹底崩潰了。他們等不到遼國軍隊的救援了。
而大批的義軍登船,被閔平江送到了辰州。當遼軍大隊人馬到達海邊時,義軍已經無影無蹤了。
而渤海王的仙舟,被契丹人稱為鬼船,因為它無聲無息地在海上來去,要么在無聲無息間奪人性命,要么用雷法轟得營寨四分五裂。而被送到辰州的士兵卻把仙舟的傳說傳得到處都是,從保州、高麗那邊傳來的消息也令人震驚。
不過渤海王的四大約定,已經被石重貴與廉洪如認可。當然最主要是廉洪如認可,石重貴手下的還有很多舊臣,他們怎么不知道人才的重要?好在渤海王招人的要求太高了。如果不是年輕人降低標準。連很多名聲在外的名士,基本也沒戲。所以大部分人都聚集到了石重貴的名下。
而廉洪如也有退下來的意思,因為他年紀太大了。他也從石重貴身上看不到希望,石重貴不想治理地方。他一心只想復仇,所有的后晉官員都是如此。
廉洪如知道后唐就是因為仇恨而建立,但是也是因為仇恨而滅亡?,F在石重貴比李存勖更加更加明顯。
“廉老將軍,我很清楚,我沒有治世的能力,我也很清楚我們不能沒有后方。我只是不清楚渤海王為什么只收孩子,也許是他本身就是一個孩子。但是我不想帶著你們這些文臣打仗。辰州,請廉老將軍帶著文臣鎮守。好好治理地方,好好與渤海王合作。渤海王水軍無敵,歸州以南,應該是能夠守得住,是在不行,您還可以退回歸州?!?
石重貴沒有猶豫,沒有什么權衡,是當著一干舊臣直接說的。
“我以前當皇上,太累了,而現在。我不想當皇帝,不想為了皇位而受屈辱。我是個將軍,是一個帶兵打仗的王。漢人。不是不能打仗,為什么一直受到屈辱,因為利益考慮的太多了。我不想這么做。各位將軍,從建州打過來,一直是敵眾我寡。但是現在不是了,我們有三萬人,精銳。遼人,不善于守城,他們也不準備守城。他們妄想著還能用野戰把我們撕毀。他們認為我們會怕死。漢人怕死太久了,現在不怕了。我們就在野外和敵人一決死戰?!?
石重貴穿著重甲走上點將臺。
“我們為什么而戰?為了漢人的尊嚴。為了我們身后的老百姓,為了這幾十年來。我們漢人遭受的苦難和屈辱。大丈夫,死又如何,寧可站著死,不可跪著生?!?
石重貴點燃了三萬精兵復仇的火焰。這些人很多本身就是遼軍中漢軍系列的士兵。有很多就是后梁,后唐,后晉官兵的后代,而他們的老一輩都在屈辱中死去了?,F在他們要為尊嚴而戰。
廉洪如帶著文臣和兩萬老弱殘兵的退卻,不僅沒有讓士氣低落,反而帶給了這些士兵決死的勇氣。因為他們的退卻代表自己有了一個可以守護的后方。
慘烈的遼陽之戰打響。
葉天也帶著人退了出來。他們表面上只是渤海王的代表。但實際上,修整完畢的一千二百名士兵已經偷偷到達了遼陽外圍。
“我想我們需要在幫他們一把,這些人已經從懦夫變成了勇士,可是畢竟只有三萬人,不足以擊潰十萬遼軍。他們唯一的機會就是遼軍中的契丹人與漢人的矛盾。但是如果乾州的援軍趕到,那結果就會非常慘重。”葉天看著兩只正在整隊沖鋒的軍隊。
“葉師長,我們怎么做?這一仗肯定死傷慘重?!崩畛接行n心。
“你帶一百人留在石重貴身邊,帶上步槍,不要沖在前面。你們目標是敵人的將軍,只要你能夠看得到的將軍,就給我干掉。不是將軍你們就不要打。留在后陣巡陣。我帶著其它人把乾州,顯州打一下。然后再乾州搭乘艦隊的船回復州。遼陽勝了,遼軍只能退保中京。遼陽敗了,我們守千山一線,遼軍在千山和海上壓力下,很難在歸州和復州呆得住。蘇州安全,我們就有機會。”葉天道。
“好?!崩畛酱饝?。
李辰帶著一百名騎術不錯的,身上沒有一點防護,全部是進攻性武器的士兵來到石重貴身邊的時候,竟然帶來了義軍的歡呼聲。因為他們相信這是一只神軍。
“晉王殿下,我受主公的之命,前來增援殿下。我們過來,只為了一件事,就是取陣前上將首級。葉將軍將攻下乾州和顯州,不過我們不會守在哪里。所以那只能為你們爭取一些時間,乾州的大部分遼軍正在趕來遼陽的路上。葉將軍的意思是希望你們打下遼陽,乾州,顯州之后修整一段時間,因為你們需要應付東丹契丹人和女真人,再往北漢人就少了。”
李辰把取上將首級說的風輕云淡。
奇妙的是石重貴和所有的將軍居然就信了。
遼陽之戰打得很慘,但是沒有一點技術含量。漢軍似乎一下子變得十分勇猛,因為遼軍的大將,不管是在陣前負責沖陣的,還是在后方督陣的。他們太顯眼了,活靶子不說,還是主動沖上來的活靶子。根本不起任何作用就死了。
將是士兵的膽,陣前的大將一死,沒有軍官調度,又被漢人決死拼殺的氣勢所迫,遼軍中的漢人消極怠戰,遼軍普通士兵雖然勇猛作戰,可是只能打成相持戰。當遼軍終于搞清楚為什么那些大將會死的時候,一場無法制止的潰敗爆發了。(未完待續)